基层声音

“新时代•大思政•新青年”第二期主题教育实践研学活动举办

为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按照《全面推进“大思政课”建设的工作方案》的有关要求,持续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,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,2023年10月14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1、2022级本科学生代表24人在高明文主任和任课教师金永宪的带领下,前往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开展以“厚植爱国爱党情怀,明确新时代使命担当”为主题的实践研学活动。

实践研学组一行首先来到光东村水稻种植田,亲身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在光东村考察走过的路线,参观“共享稻田”,体验在吉林省“一主六双”强省战略的指导下,延边采取发展绿色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、与特色民俗文化相融入的新时代可持续发展之路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2级李雨杭、孙钰航和宋海光同学将课堂所学与本次实践相结合,围绕主题分别作了题目为《粮食与农民增产增收》《粮食安全》《手中有粮心中不慌》的微课展示。

实践研学组一行随后来到和龙市光东村村史馆,观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光东村时的影像资料,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2级常荣璇同学作题为《农村人居环境》的微课展示。“粮食要打出品牌!”“要来个‘厕所革命’,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!”……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响彻耳畔,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粮食安全和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性。2022级杜思诺、刘丽雅和王瀚玉同学分别作了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《新农村建设》《乡村旅游》和《乡村振兴》的微课展示。

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展的“新时代•大思政•新青年”主题教育实践研学活动,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大门,在“行走的课堂”中自主探索、追寻、感悟延边这块红色沃土孕育的红色革命文化,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延边近十年来的沧桑巨变,有助于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爱党情怀,帮助广大学生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为在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自觉做到“两个维护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