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层声音

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

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各族人民:“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,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。”邦畿千里,维民所止,民族团结从未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褪色。中华文明多元一体,各族人民无论服饰如何,纷繁绚丽的百花都各有其独到俏美之处;无论语言如何,高亢嘹亮的歌声都在呼唤华夏美好的未来。勇敢、坚定、勤劳……各民族文化繁荣交融、血脉相连相通,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亘古永固的精神长城。

遥望东疆,延边坐镇边陲宝地,文化脉络缤纷璀璨。这片热土上的人民有着独特的“红色”情怀,在全国最早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,连续多次被评为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”,积极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,谱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。穿过广袤历史的烽火烟云,走过革命峥嵘岁月的记忆,我从中寻找答案——读懂了“山山金达莱,村村烈士碑”背后,是对同胞兄弟姐妹的友爱互助;“村村皆抗日,屯屯出英雄”同频共振的血脉之下,深藏的是难以割舍的手足情怀。长鼓象帽翻飞,舞动着独特历史文化结晶的流光溢彩;彩缎袄裙飘逸,勾勒织就民族团结精神的锦绣华章;伽倻琴声悠扬,弹唱着中华民族的不朽赞歌。

“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,我们都是血浓于水的同胞。”延边大学生于斯,长于斯,始终传承民族团结精神,时刻为党的民族工作奋斗,为民族团结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。生活在这样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里,我深刻感受到延大无处不充斥着友爱、包容、和谐的氛围。在这里,“美美与共”的观念深入人心,朝鲜族同学时刻以开放共享的心态,各民族同学相互交流、相互学习、彼此尊重。延边大学始终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,并在亲身实践当中不断夯实,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,形成了延大独有的“上下同欲,结气和神”的校园文化。大义在肩,舍我其谁,新时代延边青年永远在路上,践行“交往、交流、交融”的民族团结思想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赴后继、矢志不渝。

如今,我把这份长存的感念与激情转化成文字,记录着延边的岁岁年年。携手走过团结之路,今日的延边,各族人民如同石榴籽一样,紧紧拥抱在一起,粒粒虽不同,但颗颗必同心。未来,延边的步伐将更加坚定,建设魅力中国,共谋复兴梦想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汇聚起亿万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磅礴力量。

华夏民族风雨历沧桑,经世事流转,但她永远年轻,因为在她怀抱中滋养的五十六个孩子始终团结一心、携手奋进、亲如手足、生生不息。百鸟浴火同歌,各族齐心向党,中华民族必将以日出之势,屹立于民族之巅,雄于世界的东方!

作者:2022级 中文 白莲

关闭